关于举办第二届大学生创新、创业及创意大赛的预通知
各单位:
根据教育部、共青团中央关于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和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大赛的精神和要求,经研究决定于 2020 年 3 月举办南昌航空大学第二届大学生创新、创意及创业大赛,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:
一、大赛主题
激扬青春 追逐梦想
二、目的与任务
为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,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,培养创新意识,提升创造能力,推动创新创业教育 与思想政治教育紧密结合、与专业教育深度融合,促进学生全面 发展,培养具有创新思维和创业潜力的优秀人才,选拔和培育一 批创新创业优秀项目。
三、组织机构
本次大赛设立组织委员会(简称组委会),由学校创新创业 教育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成员组成,组委会下设办公室,办公室设 在创新创业实践学院,负责大赛的具体组织实施。大赛设立评审专家团,由大赛组委会邀请社会相关机构及高 校专家组成,负责参赛项目的评审工作。 各单位可根据实际成立相应的机构,负责本单位项目评审和推荐等工作。
四、参赛对象
在校的全日制学生,鼓励研究生、留学生参赛; 除创意类外,其他赛事必须以团队为单位报名参赛,每个团 队的参赛成员不少于3人; 鼓励跨学院、跨学科组建团队。
五、参赛项目要求
往届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、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 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、“创青春”全国大学生创业计划大赛 全国总决赛获奖项目,不参加本次竞赛。 参赛项目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规定,不得侵 犯他人知识产权。
六、大赛形式
申报参赛的作品分为创新类竞赛作品、创业类竞赛作品及创 意类竞赛作品共三大类。创新类竞赛作品指科技发明制作、自然科学类学术论文、哲 学社会科学类(含哲学、经济、社会、法律、教育、管理)社会 调查报告和学术论文; 创业类竞赛作品指能够将云计算、大数据、人工智能、互联网、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经济社会各领域紧密结合,培育新产品、新服务、新业态和新模式的项目。创意类竞赛作品本届以塑料光纤创意设计作品为主题。设计作品以高品质塑料光纤为主题元素,利用其独特的导光性能、照明性能及装饰性能,以实用性与创新性引领塑料光纤应用领域的 潮流。
七、赛程安排
1.启动阶段:10月30日起,各单位大力宣传并组织学生积极 参与大赛活动。
2.报名阶段:3月2日—3月13日 各单位收到参赛团队提交的纸质和电子版材料后,组织资格审查,于3月13日前将所有参赛作品申报表(见附件1)及支撑材 料(创业类竞赛作品需提交商业计划书等材料)、学院作品申报汇总表(见附件2)纸质版一份交至创新创业实践学院A04办公室,相关电子版材料由各单位统一发至邮箱cxcy83863441@163.com。
3. 初赛阶段:3月中下旬大赛组委会办公室组织专家对参赛团队申请材料进行评审,评选出决赛入围项目,并公布初赛评审结果。
4. 决赛阶段:4月上旬决赛采取项目现场路演及专家答辩评审的方式进行。
八、评审规则
1.评审专家组由学校聘请校外具有高级职称的相关领域专家 或者高科技企业的技术骨干及相关大赛的评委组成。
2.创新、创业类作品按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 作品竞赛的规则(见附件3)及中国“互联网+”大学生创新创业 大赛的规则(见附件4)进行评审。创意类作品由经费资助方组织 评审(见附件5)。
九、大赛奖项
创新、创业、创意类竞赛分别设置一等奖1名,二等奖2名,三等奖5名,其他入围决赛项目均为优胜奖,并颁发获奖证书;设置“最佳集体组织奖”1个。
十、有关声明
1.学校将严格保守参赛作品涉及的技术秘密和商业秘密,参 赛者与发明创造或专利技术持有人的一切纠纷与本单位无关。
2.学校将对作者和作品的资格进行审查,对于不符合参赛 资格或弄虚作假者,一经查实,立刻取消其参赛资格,对已获奖 的将追回所得一切奖励与荣誉,并以适当形式公布。
3.参赛作品须为原创作品,不得对他人受国家法规保护的知 识产权构成侵害。如有违反,一经发现,取消作品参评资格。
4.本次大赛最终解释权归大赛组委会。
联系人:张中华
联系电话:83863441
附件1: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创新、创意及创业大赛作品申报表.doc
附件2:南昌航空大学大学生创新、创意及创业大赛申报作品汇总表(1).xlsx
附件3“挑战杯”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审规则.doc
附件4中国“互联网”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高教主赛道评审规则.docx
南昌航空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学院
二〇一九年十月二十九日